通儒院教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86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理咨询师考试案例分析:情绪问题咨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3 21:22: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情绪问题咨询案例:愤怒

来源:考试大 2011年4月11日

  别看梅梅今年才八岁,可大家都说她“人小脾气大”,因为梅梅动不动就爱发脾气。只要稍有不顺心的事,她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总要拿哪个人或哪件东西来出出气。她上课迟到受批评,回家后拿妈妈出气,怪妈妈没有早一点儿叫她起床;在学校值日时打扫卫生,地扫得不干净她怪扫帚破了不好扫,因此拿扫帚发脾气;考试成绩不理想,她生老师的气,说老师出题太怪太难太偏,弄得她做不出来;走路摔跤她还生路的气,怪路坑坑洼洼不平坦……总而言之,梅梅就是喜欢发脾气。而且,梅梅发脾气还有个特点,那就是怪别人不好,怪东西不中用,因而总要骂人、摔东西,把他们当成“出气筒”。比如,考试不理想,梅梅会气得把试卷撕得粉碎;和爸爸妈妈发脾气,梅梅还会摔碗、摔杯子,甚至字写不好她也要摔铅笔、扔本子。为此班上同学给她取了外号──“脾气大王”。
  [分析]
  愤怒是个人的欲求和意图遭到妨碍时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体验。许多小学生,由于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较差,冲动性较为明显,因此常常在不该发脾气的时候发脾气,因为一点儿小事就会相互打起来,因为父母的某些做法不够合理而冲他们大喊大叫……但小学生的愤怒来得急,去得也快,比如有的小学生可能今天因为发生一些矛盾而大发雷霆,而明天两个人就可能一块儿做游戏,这一点在小学低年级表现尤其明显。在日常生活中,引起愤怒的原因很多,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愤怒的情绪体验。愤怒是一种有害的情绪状态,常常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如同学关系疏远,师生关系紧张,而且长期、持续的愤怒对个体的健康损害也是极大的。《内经》上说:“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当人愤怒时,交感神经兴奋增强,从而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所以,经常发怒的人,容易患高血压、冠心病,而且可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愤怒可使食欲降低,影响消化,经常发怒可使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发生紊乱。愤怒还会影响人体腺体的分泌功能。过度的愤怒甚至还会使人丧失理智,引发犯罪或其他后果,因此控制愤怒的情绪十分重要。
  [方法]
  由于愤怒常常是突发性的情绪反应,在所有的情绪控制中,愤怒的控制是最难做到的,即使成人也会有“勃然大怒”的时候。但是,愤怒和其他情绪反应一样也是可以控制的。
  1.情境转移法。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会使人产生愤怒的情绪。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要尽量避开,暂时躲一躲,以免刺激我们发怒。比如,可以出去走一走,听听音乐,或者和谈得来的朋友在一起聊聊天,干点儿自己喜欢的事,心情就会好起来。
  2.理智制怒法。当你动怒时,最好先想想以下问题中的任何一个:我为什么生气?这事或这人值不值得我生气?生气能解决问题吗?生气对我有什么好处?可以在即将动怒时对自己下命令:不要生气!坚持一分钟!一分钟坚持住了,好样的,再坚持一分钟!再坚持一分钟!两分钟都过去了,为什么不再坚持下去呢?用理智来控制发怒的情绪反应。
  3.评价推迟法。我们通常都有这样的经验,一件当时使你感到“怒不可遏”的事,过了一段时间后,就会感觉到已经不那么值得生气了。因此,当我们因为某件事情要生气时,不妨先把它放下,等过一个小时、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之后再去想它。
  4.情感宣泄法。如果有的事情或人有充足的理由使我们发怒,这种情况下不妨坦率地把心中的不满讲出来,你就会发现心里会爽快一点儿。也可转移目标发泄出来,比如去打沙袋,或去跳健美操,都能减少愤怒对自身的伤害。但要注意情感的宣泄要以不损害他人的利益为前提,不可在情绪的支配下,作出过激的行为。
  5.目标升华法。愤怒是一种强大的心理能量,如果能升华,它能带给人力量,甚至是激昂的生命力;如果使用不当,则可能伤人害己。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远大的人生理想,更多地从大局、从长远去考虑事情,要有远大的目标,当前进中遇到挫折产生愤怒情绪时,应将其转变为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切不可以眼前的区区小事计较得失,到头来“丢了西瓜捡芝麻”,妨碍自己对理想、事业的追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3 21:24:12 | 只看该作者
情绪问题咨询案例:急躁
来源:考试大  2011年4月11日

小明的脾气特别急,有一次妈妈让他到副食商店买一种新来的酱油,话还没听完,他就嚷着“知道了,知道了”,跑了出去。可到了商店他却傻了眼,原来还没有听妈妈说是哪个牌子的,于是只好回家问妈妈。可走到半路又回来了,原来是忘记带钱了。学习上也改不了这个毛病,平日里从不肯好好学习,一到考试前两天就急得不得了,于是起早贪黑地学,可是由于太着急了常常成效不大。家长、教师都替他着急,这孩子什么时候能改了这个毛病?  
  [分析]
  小明这种常出现的情绪反应就是急躁,它是小学生中常出现的情绪反应之一。通常情况下,急躁的人常有如下表现:不论干什么工作,兴头来了马上动手,既没认真准备,又无周密计划,而且一开始就急于见成效,遇到困难时更是烦躁不安;在等候消息时,心情格外急切,坐立不安;处理矛盾和问题时,易鲁莽和冲动;盲目行动,往往事与愿违。在学习上则表现为好高骛远,急于求成,有时很想把成绩搞好,但又缺乏扎实的努力,一段时间后成绩没上去,急得不知从何干起;特别是经过努力以后成效不大,就耐不住性子,结果成绩还是上不去,形成越上不去越急、越急越上不去的恶性循环。急躁与对问题的认识有关,当认识到问题很紧迫、很重要时,往往会产生急躁心理。急躁会使人心神不安,甚至会出现情绪上的紊乱状态。急躁的人容易灰心。一个人在急于求成的情绪支配下,往往操之过急,不等深思熟虑,也不等准备工作做完后便马上开始工作,这样当然很难取得圆满的结果。当事情遭到挫折时,往往不能冷静地分析原因,而是带着更加急躁的情绪,不冷静地进行下一步的活动,结果仍然没有满意的结果,时间长了,就会使人丧失对自己的信心。急躁的人易怒。生活中,爱发脾气的人往往都是性子很急的人。愤怒容易使人失去控制,在盛怒下失去理智,作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急躁情绪的推波助澜所致。因此,训练小学生学会控制急躁情绪是很有必要的。 来源:www.examda.com
  [方法]  
  1.加强计划性。在完成一项任务之前,可以先订个计划。比如期末考试要到了,可以把每天用几个小时复习,都复习哪些科目安排一下,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复习起来就不会毛手毛脚的,刚拿起数学课本想起今天的生字又没背,刚背两个字又想起明天有小测验,最后什么都没做好。
  2.事前做到自我暗示。许多小学生有这样的毛病,教师布置一项任务,还没听完上句就跑了,等到真正做的时候才发现有许多东西还没弄清。因此,在做任何一件事时,应在心中暗示自己“沉着”“冷静”,在弄清楚该做什么、怎样做之后再动手,这样就会取得明显效果。
  3.加强素质训练。急躁往往和个性密切联系在一起,因此可以通过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下棋、书画、钓鱼、做小手工艺品等,磨炼自己的耐性和韧劲,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不急躁的习惯。
  4.切记做事要始终如一。急躁者做事的一个共同特点是虎头蛇尾,因此凡事要切记保持善始善终,在行动时,不但要有一个好的开头,更要有一个满意的结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3 21:25:36 | 只看该作者
情绪问题咨询案例:紧张

来源:考试大 2011年4月11日

  有个精神病学家对情绪紧张所造成的后果感兴趣。他发现,情绪紧张虽然是心理上的,但患者的身体也像心理一样垮了下来。为了测出不同的紧张状况所造成的生理后果,他着手进行一系列有趣的实验。由于紧张环境对人体有害,因此他便在老鼠身上进行实验。实验条件是一只盛满水的浴缸。他把一只老鼠投入水中,让它游泳直到精疲力竭,如果不及时搭救便会溺死。假如浴缸中的水处于室温条件下,老鼠平均可游泳长达80小时,直至沉入水底。在实验中他注意到,不管你怎样摆弄老鼠,老鼠总是沿同一方向挨缸边游泳。于是他想知道老鼠胡须的长度和它在浴缸中游泳的方向之间有没有一定的关系。于是,他要求助手们剪去老鼠脸部一侧的胡须,并把它放进浴缸。奇怪的是,老鼠在水里乱划了一阵子,一两分钟时间之后,就像石头一样沉入缸底。这一情况说明,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拯救,剪去胡须的老鼠会在两分钟后淹死(而不是80小时)。很明显,老鼠并不依靠胡须才浮在水面上的。那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于是他要助手们让他看他们是怎样剪去鼠胡须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心理实验室的白鼠是一种温和的动物,可以在不戴手套的情况下抚弄它。但老鼠有尖利的牙齿,老鼠一旦受惊,它就会以利齿对付任何寻衅者。为了在剪老鼠的胡须时防止被咬,助手们便用一只黑袋对准笼子的门。老鼠或许认为可以轻易地逃走,或许被黑暗吸引,便一下跳进厚实的黑袋中去。助手们隔着袋子把老鼠紧紧抓住,并把口袋往后翻,让老鼠的头部露出,然后一面紧捏老鼠的身体,一面用一把大而声音响的剪刀剪去老鼠脸部一侧的胡须。之后他们把吓得半死的老鼠倒进浴缸,毫无疑问,它们几乎立即沉入水底。这个精神病学家很快发现,由于助手们操作方式引起的心理创伤,而不是剪去胡须本身,过度刺激了老鼠的恐惧反应,致使老鼠立即进入衰竭程度。这时自主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控制一切活动。老鼠在紧张之始,交感神经系统投入行动:血流加快,呼吸急促,血糖水平提高,体温上升。老鼠在紧张之极,副交感神经系统便取而代之:呼吸减慢,胃液分泌加剧,排泄失调,心率近乎停止;不久便失去知觉而沉入水底。 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站(www.Examda。com)
  [分析]
  这个精神病学家的老鼠实验对人类有什么启示呢?有个心理学家发现,和老鼠一样,人类的紧张情绪一方面受到自主神经系统的控制,另一方面又通过激素的分泌影响生理状态。他提出人的紧张情绪反应有警报反应、抵抗反应和衰竭阶段三个阶段。如果人体的紧张反应持续到第三阶段,则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心理紧张是紧张性事物引起的一种主观体验。能引起心理紧张的事物,我们称为紧张源。紧张源可分为四类:
  1.躯体性紧张源,指那些由于我们的感知而造成的心理紧张的事物,如强烈的噪声、突然的天气剧变、身体患病或不适等;
  2.社会性紧张源,指社会动乱、变革、战争以及生活变故的影响等;
  3.心理性紧张源,指源于我们头脑中的某些信息所引起的紧张,如某些不良的猜测、“凶事”预感、心理冲突与挫折等;
  4.文化性紧张源,指一个人从一种文化环境进入另一种生疏的文化环境时,在语言、习惯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所遇到的新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心理紧张可以成为我们活动的激励因素,只有在适度的心理紧张状态下,人才会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学生在考试、评比、竞争等条件下,心理处于紧张状态,这样可以达到促进学习、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所以,我们提倡有点儿“精神压力”,有点儿“紧迫感”是好的。但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效果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还应尽量设法避免过强的紧张情绪。
  [方法]
  1.避开紧张源。当我们产生紧张的情绪体验时,可以采取回避或躲开紧张源的方式,以减少紧张和由它所带来的不适感。
  2.自我防御机制。常用的自我防御机制有否认、投射、转移、转化、升华、补偿、隔离作用、文饰作用和幽默作用等。利用自我防御机制,常可起到缓和心理紧张与不安、减轻精神痛苦的作用。
  3.培养良好的性格。某些人的性格特别顺从、依赖、缺乏独立生活能力,这种人会因面临新的生活环境而不知所措,精神高度紧张。不改变这种性格,是难以有效地控制心理紧张的。
  4.适度的体育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如做广播操、游泳、跳舞等,有利于身心健康,也有利于防止长期的心理紧张。
  5.身体放松法。在正常的情况下,大家只要一紧张,身体就会变得僵硬,拳头紧握。这时候,最好去洗热水澡或很安详地坐在沙发上,目的是解除身体的紧张,从而解除心理的紧张。许多精神分析医生常常让患者先安静地躺在躺椅上,其道理就在于此。
  上述方法可有选择地用于调节小学生某些过分的紧张情绪,利于其身心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中国人民大学|通儒院反馈|通儒院   

GMT+8, 2024-11-15 16:59 , Processed in 0.12344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