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罢刘易斯撰写的《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一书后,我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大学教育产生了一些思考。 首先,关于书中所说哈佛失去的“灵魂”,应该是指大学的教育宗旨在于培养学生,在于培养有道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但结合我自身的经验和与周围同学的交流来看,目前进入大学,特别是国内顶尖大学的学生,更多的怀着“利己”的目的,不少同学和家长把顶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当做了一种对未来职业和生活水平的保障,甚至于部分学校把毕业生薪酬当做了一种吸引学生填报志愿的指标。鲜少有同学能够认识到在国内顶尖大学的学习背后,除了我们自身和家庭的付出与努力,更多的是社会提供给我们的极大的资源,而我们应该用在学校的所学所得去回馈这个社会。而就我在人大过去一个多学期的体验来看,也并没有某种课程或者是活动旨在在大范围内启发学生去主动地承担起这种社会的责任。不过,关于“利己”和“利他”,我自己的理解是在某种程度上它们不是相互割裂的,我们在说毕业生选择职业方向的时候很少考虑社会的需要而是出于对自己爱好和薪酬的考虑,但我们也不能说出于“利己”的职业选择就是对社会完全没有贡献的,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去建设,而精英投身于某个行业才能确保该行业向前发展的人力基础,而且出于“利己”目的努力往往能达到最大的收益。我们如果能够以某种激励实现“利己”与“利他”之间的联系,是不是能够更加高效地去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关于学校的评分制度。量化的分数很难客观去反映一名学生的能力,甚至于说是不可能反映的,因为有些能力本身就不能够被量化,比如沟通合作的能力,再比如我们所谓的领导力,而且综合能力也并不是各能力之间的简单加和,这些因素让我觉得用分数去衡量学生的能力本身就是不可取的。但我同时也觉得评分制度有其存在的意义和合理性,就比如高考应该是评分制度的极致体现了,分数最高的学生能够进入最好的大学学习,我们很容易觉得这种制度并不能筛选出综合能力最高的学生、也漏去了在某一方面极具天赋的学生,但我觉得它至少能筛选出大部分勤恳、认真、努力的学生,而这些特性在整个社会的服务和建设中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一定的合理性所在。但我并不是说这种评分制度就是好的,它具有显而易见的漏洞,但这种漏洞并不是容易去修补的,它需要变革,但在短时间内也的确很难实现彻底的完善,所以个体如何在既定的规则体质的大背景下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在我看来也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并不仅仅属教育的范畴。 第三,关于选课制度。作者在书中提到:“选课成为了一种运筹帷幄的游戏”,我觉得这正是我们自己选课经历的写照。当高分成为了一种竞争的稀缺资源,而高分又与保研、奖学金、offer直接挂钩的时候,选课的目标很容易就从“真的学到点什么”变为了“怎么才能最简单、最不费力的拿到高分”,这时候有的选修课就几乎失去了培养、教育学生的意义。然而如何解决这种问题,我们想到的更多是学生自己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态度去弱化这种影响,至于学校应该如何更好地变革,还有待进一步的思考。 财政金融学院 杨悦鑫 20162002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