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儒院教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2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业提交] 当代大学对学生人格塑造的缺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18 11:51: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刘易斯的《失去灵魂的卓越》, 是一本对当今研究型大学存在问题批评的力作。根据字面的理解,“失去灵魂的卓越”指“哈佛为了维护自己的卓越形象, 不惜牺牲自己的远大目标”。什么是“卓越”,书中指的是“哈佛要在众多领域力争第一”。灵魂更多地指应该培养学生重要的价值观、性格、道德, 让他们为全世界人民的福祉而学习。”诸如个人力量、真诚、仁慈、合作、同情和怎样让世界变得更好。刘易斯认为, 哈佛追求卓越没有错, “卓越必须依然是指导的价值观” 。问题是:一是什么样的卓越。在书的导言中, 作者就以“不实的卓越”为标题 , 说明他对当时“大学在师资、学生、研究经费竞争中的卓越”并不完全认同。他说,“卓越”不能误认为追求标新立异,追求卓越不能成为放弃其他的借口。”因为单单追求学术地位上的名列前茅而忽视了许多知识以外的东西,这是与追求真正的卓越背道而驰的。
       结合这本书,反观中国国内大学教育的现状,我们很容易就发现我们的大学其实就是缺少了刘易斯讲到的“灵魂”,也即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和引导塑造。

当代大学的教育制度首先还是只侧重于对成绩的提高的选拔,或者是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方面的能力。而作为刚刚成为成年人,刚刚担负起社会责任的大学生来说,人格培养的缺失意味着他们对自身从未成年到成年的转换本身没有任何意识,对自己的认知甚至还会停留在未成年时代。

       近年来各地高校都传出了不少惊人的杀人案件,远的有北大学生安然行凶案,近的有复旦大学投毒案、四川师范大学碎尸案,这些案件的行凶者都是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在惊异于行凶者凶残的手段以及为这些高素质人才惋惜的同时,我们有没有想过学校在这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教育有没有一定的责任呢?

       毫无疑问,学校的教育在人格培养方面的缺失对这些惨剧的发生是有很大的责任的。其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缺乏法律意识的灌输

            2. 缺乏心理健康的引导

            3. 缺乏道德层面的教育

       总的来说,还是没有让大学生感到自己已经成年了,没有在这个方向上去引导学生改变自己的价值观和思考方式。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的。


                                                                                                                                                                                                                国际关系学院      徐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中国人民大学|通儒院反馈|通儒院   

GMT+8, 2024-11-15 07:24 , Processed in 0.10250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