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儒院教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9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业提交] 读《失去灵魂的卓越》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25 10:52: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本书中有一章专门讨论了大学的评价机制,对于其中的大多数观点,我都持赞成的态度。但是,在结尾处,作者却否认了评价机制对于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对此我是不同意的。
由于大学并没有统一的评分机制,每门课不同的分数占比多多少少可以反映出老师的倾向,而学生们又不可避免地存在功力心,自然而然地“讨好”老师。而这会影响学生的目标、上课质量、老师和学生的互动等多个方面。
比如,我曾选修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上,小组作业占总成绩30%,几乎是平时分的全部,所以大部分同学都积极踊跃地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认真完成模拟HR工作的项目。而考勤只占5%,翘课的现象便层出不穷,老师点名时总有近十个人没有上课。另外一节课是经济法,老师强调,考试成绩就能反应平时表现,所以两个分数是相等的。这就让很多同学摸不着头脑,只能每次上课时把老师的话全都记录下来,甚至录像录音,生怕漏掉一个知识点。但除此之外,师生之间并没有什么互动。
由此可见,评价机制也是教师调动课堂、教育学生的一个有力手段。如果希望学生能在课堂上互动,就把平时分多放一点在课堂讨论上,如果教学目标就是记忆法条并加以运用,就把平时小测和案例分析的分数提高一些。虽然听上去有些强硬,但事实就是如此,大多数学生还是希望得到好成绩的。当然,这些是建立在教师授课内容
此外,我还想谈谈我关于课堂讨论的看法。
英美大学为人称道的一点就是课堂研讨会,也就是seminar,现在很多课程也想效仿,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有几个问题,首先,没有足够的输入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输出,那么如何激励学生阅读大量的材料来补充基础知识,了解之前大师的观点,再总结出自己的看法呢?有些教师会给学生分数奖励,但这又涉及到教师在研讨会上扮演的角色。学生观点的质量高低到底有没有一个评判标准?教师要不要在给予分数奖励时区分等级?如果学生的观点和教师或者主流观点不同,教师应该如何应对?所有这些,都将决定一节讨论课的质量。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不能扮演一个引导者,起到承上启下和升华的作用,一堂研讨课只能变成一盘散沙,各说各的,谁也不服谁。
所以在我看来,研讨课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对于讨论内容的兴趣和教师对于知识的灵活运用,这也是英美高校在大一大二阶段肯定会配备讲座(lecture),给学生以启发,提供推荐读物,介绍各种不同的角度和观点,为学生提供研讨课的基础。但这在中国不太现实,因为国内课程数量多,一周大多只能上一节课,没有时间给学生每周进行讨论。既要保证知识吸收的数量,还要保证质量,这无疑是一个难点。

于睿青
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201420167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中国人民大学|通儒院反馈|通儒院   

GMT+8, 2024-12-25 14:26 , Processed in 0.13135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