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教室里有无线网络、电脑和投影机,师生各自带上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不用下载任何应用程序,操作移动终端就能浏览课件、参与互动。今天(11月19日),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2013级本科生丁戍、张新宇公布了他们在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孙未未和上海纽约大学计算机工程系教授张峥的指导下开发的“课堂互动神器”——在线展示系统“展客”(zenkr)。
项目缘起:当MOOC融入实体课堂
作为学生,丁戍和张新宇总能不时感受到传统实体课堂的某些不便。他们看到,课堂中似乎缺少能够真正“连接起”老师和学生的中介,课程内容也难以用数字化的方式保留下来。升入大二后,经常关注并讨论软件开发和互联网产品创新等领域议题的二人开始“跃跃欲试”,总想亲身做些什么,将实体课堂变得更好。
2014年11月,正在复旦大学副教授孙未未所在的实验室进行研讨学习的张新宇拉着丁戍一起,参加了张峥教授与孙未未副教授间的合作讨论。在这次讨论中,作为MOOC这一课程学习模式的先行者与推广者,对MOOC模式颇具研究的上海纽约大学张峥教授表达了一个想法,立即引起了在场另外三位师生的共鸣。他提到,自己希望找到一种方法,能够让MOOC的优点不仅仅体现在在线学习平台上,还能延伸至实体课堂,同时弥补其本身的缺点。换句话说,即实现MOOC与实体课堂的优势互补。
随着话题的深入,结合四人作为老师和学生的感悟,四人发现,其实MOOC在大部分情况下还是沿用了传统演示文稿的简单交互模式,它的优势除打破时空限制外,主要体现在一些交互性细节的加强。比如,老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插入在线问题,而学生则可以在线上论坛彼此分享观点、进行讨论。如果能够为实体课堂加入这些高效的互动模式,同时保留实体课堂的强定制性与高交流效率,将两者优势进行互补的目标就可能实现,而一个在线展示系统就能够成为良好的中介。
至此,四个人一拍即合,决定成立一个团队来开发理想中的“课堂互动神器”,一个以更加便捷的交互模式为核的、于课堂上使用的在线展示系统。这就是“展客”的雏形。
用户反馈:“学生说我上课很酷!”
在基本思路确定后,团队经过更为深入的细节讨论,很快于2014年11月27日开发出“展客”的第一个DEMO版本。该版本具备基础的课件展示、翻页功能,并可以向学生的移动终端推送选择题及简单题、回收答案。老师只需预先将课件上传至系统服务器,编辑好问题,即可在课堂上联网使用,还能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将自己的移动终端变为“控制器”,对课件及问题互动进行便携式操作。除此以外,学生也可以通过点赞的形式对大家提交的简答题答案进行投票,方便老师了解其感兴趣的问题。
2014年12月3日,孙未未在他的《数据结构》课堂上首次使用这套系统,并重点尝试了问题互动功能,学生响应非常积极。问题的推送与回收在很短时间内即告完成,表现出极高的课堂效率,将近百分之百的答案回收率更直观反映出参与度的提高,团队的预期基本全部得到实现。此后,这套系统成为了团队中两位老师的课堂“标配”。他们的实践不断在问题解决和需求补充的层面为项目发展指明方向,使之更为完善。在此期间,“展客”的界面和使用逻辑不断得到改进,且陆续拥有了涂鸦及镭射笔功能。较为完整的后台系统也由丁戍搭建起来,稳定性大为提升。
2015年8月11日,项目的BETA版本得以发布,zenkr.io的域名也正式投入使用。团队同时开始进行相对开放的内测,在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支持下,邀请了来自校内不同院系的多位老师在课堂上试用系统,并尝试为校园活动提供技术支持。
在生命科学学院吴燕华老师的遗传学公开课上,在果壳网举办的“MOOC校园大使终极辩论赛”活动现场,甚至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纽约长岛慈济人文学校里,都曾出现过“展客”的身影。逾40位内测用户为团队提供了各种形式的反馈,除改进建议外,也不乏“用起来很方便”、“界面很简洁”等正面评价。甚至有老师坦言,使用“展客”后,学生们都说他“上课很酷!”
开发轶事:赶进度睡觉也轮岗
为了更好地对这一长期性的探索实验项目进行开发,“展客”团队设计了明确的分工。四人中,丁戍是主要的开发人员,张新宇从旁协助并负责后勤,张峥与孙未未两位老师则结合个人教学经验及实践对项目进行指导。除此之外,还有来自美国的IT行业前辈Ivan Chang提供远程项目建议。
对于新手项目团队而言,合理控制项目流程,保证项目进度稳步推进是一项巨大的挑战。由于丁戍和张新宇同时还要完成学校的课业任务,“展客”的主要开发时间都是从业余闲暇中挤出,总难免会有因估计不足而产生的“艰难时刻”。据张新宇回忆,有一次,两人就因为进度吃紧而不得不通宵工作,结果“实在困得不行”,竟想出了轮岗睡觉的主意,让一个先睡,几个小时后再“换班”。
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频繁发生,“展客”团队发挥“能学”的精神,在后期专门学习了项目开发的相关知识,将重点投之于核心功能的开发和实现,对项目需求进行了合理的安排和简化,以适应团队成员数量少,时间精力有限的现实情况。
在丁戍和张新宇看来,项目开发从来是一件苦乐相伴的事。一方面,从作品向产品的转变漫长而折磨。过程中,不断涌现的细节问题仿若无底洞,要想在实际使用中处理好全部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另一方面,看着亲手完成的产品能够在现实中得到使用,又足以令人感到满足。
未来方向:高效率、低门槛的DIY MOOC
在系统逐渐步入成熟,并获得了不少正面反馈后,“展客”团队没有裹足不前。在新一次讨论中,他们又集思广益,将“展客”的未来方向投之于DIY MOOC上。
顾名思义,DIY MOOC,即自己动手制作MOOC课程。团队希望,教师能够在今后利用“展客”改善现有的MOOC课程制作流程,不再依赖特殊的摄像环境,快速、简便地实现MOOC课程的低门槛制作。
现下,MOOC通常需要通过特殊的摄像环境来进行制作。如果要求摄像师全程参与真实课堂,多机位多角度录摄,就会需要较高的人力及后期制作成本。而如果仅要求教师对固定机位的摄像机进行讲述,摒除学生参与,那么实时的反馈将难以获得。这样的制作方式还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后期制作,效率相对低下。对比现有的MOOC制作流程,利用“展客”进行DIY MOOC的优势将非常明显。
根据张新宇的描述,DIY MOOC的设想流程大致如下:教师完成课件制作、问题配置后,在课堂之上使用“展客”进行授课。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放弃传统中用黑板写板书的模式,完全利用系统完成课件翻页、白板书写、涂鸦及镭射笔等动作,并配合以录音功能。系统将能够自动记录下录音、交互以及全部动作,最终生成一个完整课程。“也就是说,教师只需要简单的使用系统完成一次教学任务,就能够将整堂课数字化,自动生成一个MOOC,以供记录、分享。”张新宇这样总结。
通过这一功能制作得到的课程,将能够有效地还原课堂环境,且在很短时间内进行线上平台发布。利用完整记录下来的课件翻页信息,课程还将能够对课件各页面分别建立讨论板块,帮助学生实现互动,更为细致地把握知识点。
“展客”团队将这样的MOOC制作视为是利用新技术对现有MOOC视频的细化和重构,目的在于在保留原有优势的前提下增加新的优点,一定程度上推动高校课堂的自动化信息化过程。在他们看来,这样的功能如果能够最终完成且效果良好,将会是一个“非常酷的东西”。
复旦大学副教授孙未未表示,由于DIY MOOC本身具有相当大的开发难度,“展客”团队划分了若干步骤,计划长期研发。现在该功能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调试。DIY MOOC不会是“展客”的终点,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完成一个集在线制作、在线存储与分析、在线展示于一体的平台化工具,帮助大家更加方便快捷且准确地分享知识。
通讯员 陈文雪
欢迎光临 通儒院教学论坛 (http://tongruyuan.org/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